国家里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总则
依据国家里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住院医师考试培训试行方法》的有关规定,特拟定本大纲。
1、培训对象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具备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住院医师。
2、培训目的
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职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3、培训年限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床工作实质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获得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是那一年的及现有常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需要确定年限。
4、培训内容和办法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现在中医院科室设置状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中医骨伤科等11科。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视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常识的补缺培训,同时看重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包含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与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质,强调在岗实践练习,主要在科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时间为三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有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练习,学习和学会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与有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升专业理论常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时间为两年。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和学会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全方位拥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5、考核项目和方法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项目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时间、专业技能、医学理论、专业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等。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种类:
1.轮转考核。中医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室主任对其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状况进行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阶段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后,由医院负责对其进行本阶段各项培训内容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各项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3.考试。对各项专业理论常识和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由省主管部门或委托相应机构按期组织考试,成绩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4.综合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全部培训计划后,由省主管部门或委托相应机构对中医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全方位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学分制,每年100学分,五年500学分。年度学分分配:临床实践时间15学分,临床医疗工作能力55学分,专业理论20学分,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依据统一安排分别参加考试,每年10学分。
各项考核需要:
1.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参加本单位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临床实践时间的考核,按年度参加医疗实践时间计算。除国家规定公假以外,病、事假超越30天者,临床实践时间依次延长。
3.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考核:
考察病历、医嘱、处方等医疗文件的书写能力。
考察体检技能,评定体检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及阳性体征的发现水平。
考察中医诊断、辨别诊断、辨证论治的能力,全方位剖析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质结合的能力。
考察临床工作中独立处置容易见到病、多发病的能力,熟练用抢救仪器、药品等应对能力。
考察本科临床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与准确性,常用方药的熟练应用程度。
考察正确地学会临床检验指征及其他医技检查报告的临床意义。
考察病房管理能力。
考察临床教学能力,包含指导实习、进修医师临床工作,讲课等。
考察临床科研能力,包含文献综述、病历报告剖析、参加临床科研等。
4.专业理论的考核,主要参加省统一考试,考试考哪几科由各省自行确定。考试成绩合格后授与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5.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考核,主如果参加有关的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授与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医学教育网推荐: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证课程 热门报名中!点击免费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