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办法分析:
1、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好办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飞速转送,以使尽快得到妥善处置;骨折固定不是急救。
抗休克:如患者处于休克状况中,应以抗休克为最重要任务
包扎固定:当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部位是上臂上1/3处,每间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2分钟
2、骨折的治疗
复位:复位是治疗骨折的要紧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训练的基础。
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重点。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首要条件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预防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3、常用复位和固定办法
复位办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牵引复位。
4、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好。
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规范:
旋转离别移位需要完全矫正
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低于1cm,儿童低于2cm
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可以自行矫正,下肢的成角异位需要完全复位
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
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对位至少达3/4左右。
骨折的急救及治疗:
1、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好办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飞速转送,以使尽快得到妥善处置;骨折固定不是急救。
抗休克:如患者处于休克状况中,应以抗休克为最重要任务。
包扎固定:当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部位是上臂上1/3处,每间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2分钟。
2、骨折的治疗
复位:复位是治疗骨折的要紧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训练的基础。
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重点。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首要条件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预防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3、常用复位和固定办法
复位办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牵引复位。
4、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好。
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规范:
旋转离别移位需要完全矫正。
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低于1cm,儿童低于2cm。
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可以自行矫正,下肢的成角异位需要完全复位。
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对位至少达3/4左右。